新闻中心

生产过程

               

                  友情链接

行业新闻

质量是解决钢铁行业发展难题的突破口

来源: 时间:2011-10-11 10:08:01 浏览次数:

抓质量进步和质量创新是"十二五"钢铁工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导向,也是解决钢铁工业发展中遇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突破口和抓手。如果我国的钢材产品普遍达到发达国家的产品档次和质量水平,保守估计可以节约20%以上的用钢量,那么困扰钢铁工业发展的铁矿石资源、环境制约,成本高企等诸多“瓶颈”问题自然会得到缓解。”今年的质量月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首席分析师迟京东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从钢铁行业科学发展的高度强调了“十二五”质量工作的重要性。

质量提升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迟京东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是以大量消耗钢材等材料来支撑的。我国单位GDP增加值所消耗的钢材远高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例如,2010年,中国GDP仅略高于日本,但日本仅消耗钢材1亿多吨,我国却消耗钢材6亿多吨,是日本的6倍。我国人均消耗钢材已达到456千克,超过了世界人均钢材消费量,但所创造的价值远低于发达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4个成员国,人口总量约占全球人口总量的18%,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75%,2010年粗钢总消费量约为4.44亿吨,约占世界的32%。中国人口占世界比重约19%,GDP仅占世界的9.5%,粗钢消费占到44%。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仍然粗放,还是投资主导型;另一方面说明我国钢材质量、性能、档次还面临一个加速升级的过程,即要用尽量少的钢材消耗、尽量多的产出来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迟京东强调,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钢铁产品加快质量性能提升、升级换代,从而改变以大量消耗材料来支撑经济发展的状态。比如,我国钢筋总产量达到1.4亿吨,其中2/3以上是强度级别335MPa及以下的产品,而国外大多是强度级别400MPa~500MPa甚至更高等级的钢筋产品。如果我们全部采用400MPa及以上的高强度钢筋,那么至少可以节约钢材10%~15%。对我国2009年生产的钢材进行统计,数据表明,强度级别在275MPa以内的钢材占了我国钢材总产量的2/3。假如我国钢材普遍提高一个强度级别,那么可以节约15%~20%,仅以节约10%计算,一年就可以节约用钢量6000万吨~7000万吨。因此,钢铁产品质量提升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将发生质的变化。“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要以质量为导向,重点要解决好减量化用钢的问题。

迟京东认为,对钢铁行业的发展而言,解决了产品质量提升和升级换代问题,钢铁工业面临的很多问题都能缓解。比如现在效益不好,为什么有的企业效益仍然不错呢?关键是这些企业非常重视产品质量提升。目前造成效益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燃料价格高造成生产成本高企。如果我们通过产品质量提高、升级换代,实现减量化用钢,就会相应地减少对原燃料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要把产品质量性能提升、升级换代作为钢铁工业发展的第一要务。

迟京东透露,即将发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有两个重点任务,一是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升级换代,二是促进节能环保。其中,产品质量是第一位的,同时要求钢铁生产过程必须节能环保。要完成这两个重点任务,就要进行自主创新、适当的布局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不断“走出去”等等,其他很多发展问题都是围绕这两个重点任务来开展的。

“我们实现产品质量提升、升级换代的条件已经具备。当前,世界最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装备在中国,大多数大中型钢企的装备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研发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拥有几十家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研发联盟……这些为钢铁工业实现产品质量提升、升级换代提供了保障。现在,我们完全有条件通过产品质量提升来更加经济、更加科学地支撑经济发展,满足用户转型发展、升级换代的要求。”迟京东说。

“十二五”须从四个方面加快质量创新和提升

谈到“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如何加强质量工作时,迟京东主要结合钢企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一是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他认为,钢铁企业要改变从原来以数量规模为主导的发展理念,向品种质量效益型转变。这就要求钢企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加快质量创新。质量理念要体现在钢铁生产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上,抓质量不仅仅是抓检验、抓某个产品开发,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他说,要适应下游用户需求的变化或升级换代的要求,钢企就必须把质量创新和提升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理念,让质量第一、质量是生命的理念真正体现出来,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一句口号上。比如在保证质量的稳定性方面,我国钢铁企业开发的产品往往在第一批试制的时候质量很好,第二批之后就变得越来越差。“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技术、管理、人才培训、研发体系、生产组织体系、销售体系等各个方面,都要贯彻落实质量理念。”迟京东强调。

二是切实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迟京东说:“我们很重视用户,但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上做得还不够。”钢企不是从内部加强质量就可以了,关键是“加强的产品质量与用户是否合拍,是否符合用户的使用要求。”他说,当前,我们与用户的合作还谈不上同步,更谈不上超前。也就是说,用户的产品已经升级换代了,对钢材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的材料研发却没有跟上,用户不得不进口。以用户为导向,不是简单地“访问用户”,而是要实现从材料生产商向材料服务商转变,帮助用户采购材料、降低成本,实现钢铁产品的高附加值。比如加工配送,可以加强与用户的关系,可以延伸钢铁产品附加值的实现途径,可以更深入地掌握用户对钢铁产品不断提高的要求。三井、浦项之所以在中国建立这么多的加工配送中心,原因就在于此。与此同时,高质量产品的应用技术开发也要求钢厂加强与用户的合作,高质量要实现高附加值更需要与用户加强战略合作。

三是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完成质量创新和提升,要求钢企的技术自主创新水平必须大幅提升。很多企业的装备很先进,管理水平也不次,却以中低档产品为主,这是不行的。不是市场不需要高档次产品,问题在于能不能低成本生产出高质量产品,让用户更经济地使用。”迟京东如此强调,“高质量不等于高成本,更多的应该是通过低成本、高技术含量获得高附加值,这就要求我们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当前,我国还有一些关键钢材,如高强度汽车板、薄规格家电面板、模具钢、高档轴承钢、高强耐磨板、高磁感电工钢等仍然需要进口,今年我国可能还要进口1600万吨~1800万吨钢材。“这些钢材绝大部分我们都能生产,但质量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要求。”他指出,“这些关键钢材产品的生产技术靠以前那种"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人家不卖给你,只有依靠自主创新。”

四是加快标准的提升。迟京东说:“我们的标准相对滞后,修订速度也跟不上,标准水平不是很高。”他认为,我们现在的标准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在要求上与国外有差距,而不在标准本身,应该规定性能要求的却没有规定,比如轴承钢标准多年没有修订,不利于其质量提高。虽然我们的产品质量达到了标准要求,但满足不了下游用户质量提升、升级换代的要求。标准问题是“十二五”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特别是新产品、新材料缺乏标准或在标准内的相关要求不清晰。此外,标准问题不只是钢铁生产标准的问题,还包括下游用户的使用标准问题和与下游用户标准衔接的问题。迟京东举例说明,热轧硅钢是10多年前就要被淘汰的产品,其主要问题是能耗高,1万吨热轧硅钢每年要多耗电1亿千瓦时。但现在热轧硅钢仍然有销路,年销量在100万吨左右,每年多耗电100亿千瓦时。其原因在于中小电机行业的选材标准是推荐性标准,选热轧硅钢片也能满足要求。据了解,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特别提出要与下游用户合作建立战略合作推进组,工信部已与住建部建立了高强钢筋推广应用协调组,今后还将由工信部具体实施、钢协配合,建立汽车用钢、造船用钢、家电用钢、铁路用钢、发电用钢、石油用钢等主要钢铁产品战略合作推进组,从研发、使用、新产品开发、标准制修订等各方面加强上下游的合作。


版权所有 © 2013 安阳市铁发冶金耐材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安阳市龙安区龙泉开发区
联系电话:0372-3192222      传真:0372-3192222

Cored Wire

 网站备案编号:豫ICP备2021015981号-2

技术支持:星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