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国进出口增速双降,外贸形势愈发不乐观。7月24日,为提振外贸,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定了促外贸“国六条”。
这六条措施为:制定便利通关办法,分步在全国口岸实行;整顿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收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鼓励金融机构对企业及项目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民营企业出口提供融资、通关、退税等服务;积极扩大商品进口,增加进口贴息资金规模;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相关人士说,“国六条”细则尚未出台,各方都在期待。
在这盘救市政策中,地方政府希望细则中能有关于减轻地方出口退税压力的条款。企业则希望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因为于外贸企业而言,决定营收好坏的还是拓市场、拿订单,如果没有市场,再多的“松绑组合拳”也救不了外贸。
从宏观层面来看,此次促外贸“国六条”从某些措施上延续了2012年9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定的促外贸“国十六条”具体措施。
以年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的外贸企业为例,商检费用约占总营收的千分之几。这笔数目对于大企业来说不算什么,但几十万美元对小企业来说,可能就是它们一年的研发费用。
眼下,政策刚颁布,细则还未出台,政策在地方尚未落地。